【十五年之變】看成都寫字樓出租市場供應與需求的變遷
2007年,國內GDP增長率來到了14.2%的高點,也是這一年,GDP增長率見頂回落,野蠻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,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。
供應量:
成都市寫字樓租賃市場的供應主要受宏觀經濟、突發事件及行業政策的影響;2008-2022年,整體呈先升后降的趨勢。
2007-2013年期間,成都市優質寫字樓新增供給量整體呈上升趨勢。自2008年遭受美國次貸危機及汶川大地震沖擊后,成都市辦公市場供給量于2009年開始回暖,并于2013年達到頂峰146.70萬平方米。至此,成都市寫字樓市場庫存積壓、去化壓力加大,市場供應任務由增量轉為去化。2014-2022年期間,新增供應量整體呈下降趨勢,其中2018年達到最低點,全年僅錄得新增供應量31.40萬平方米,此后至2020年有所回升,平均年增長率為28.56%。2019年寫字樓市場錄得7個項目中4個項目位于城南區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都辦公商圈逐漸向南偏移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2021年成都市優質寫字樓全年僅新增32.00萬平方米;2022年,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緩和、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,隨著非傳統金融業、TMT行業的驅動以及本土潮流文化的興起,成都的城市商業活力在全國市場間得以顯現,業主重拾信心致使供給回暖,成都市優質寫字樓新增43.40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35.63%。
需求量:
成都市寫字樓市場的需求主要受人口流入、對外招商引資以及對內產業布局的影響。金融業、TMT行業成為成都市寫字樓市場主要的需求來源。
得益于項目建設和“蓉漂計劃”人才引進,成都市迎來大量外來人口的遷入且外來人口整體呈現年輕化的特點,成都城市活力提升,其營造的宜商環境吸引了更多外來城市及境外企業的布局。2016-2018年,成都市辦公市場需求量整體呈上升趨勢,2018年優質寫字樓凈吸納量為92.3萬平方米,位居全國第一;其后年間,在國際經濟疲軟、貿易緊張的局勢下,成都市產業增長乏力,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與反復,出現退租、降低租賃規模的現象,2018-2022年,優質寫字樓凈吸納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-43.81%。期間,成都市優質寫字樓需求量于2021年迎來短暫的回升,凈吸納量約為47.0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1.25倍,主要系自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及其衍生行業的迅速發展,成都市寫字樓租賃市場的擴張、升級需求得到釋放所致。從區域來看,2021年,大源、金融城作為城南區代表,吸納量占比分別達到35.4%、24.7%,居成都市商區之首。城南區以金融商務、軟件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為主,建有國家軟件產業、集成電路產業及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等基地,成都金融業及電子信息產業的浪潮促進了城南區域功能的凸顯。
此外,根據世邦魏理仕發布的《2022年成都甲級寫字樓租戶普查》,目前成都市寫字樓市場前兩大主力依舊為金融業(面積占比21%)及TMT行業(面積占比19%)。在國內經濟去杠桿、擠泡沫的影響下,近五年成都市金融業需求有所收縮,2022年租賃面積占比為21%,較2017年下降約7個百分點,其中非傳統金融行業的租賃面積占比為8%,較2017年下降約6個百分點,傳統金融行業(保險、銀行、證券等)的租賃面積占比合計13%,較2017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。相反地,TMT行業租賃需求勢頭強勁,租賃面積占比較2017年上升約5%,得益于政策指導、產業支持及人才優勢,成都市成為TMT企業孵化或落戶的聚集地之一。
2007年到2022年,剛好十五個年頭,從寫字樓辦公室租賃供需情況來看成都的發展之路。得益于政策指導、產業支持及人才優勢,成都市成為TMT企業孵化或落戶的聚集地之一。其中,科技互聯網、文化傳媒與游戲等方面的租賃面積取得了不錯的增長。
在科技與智造方面,成都緊跟國家發展步伐,寫字樓供需市場活力滿滿。
租小團是一個房源真實而齊全的寫字樓辦公室租賃服務平臺,希望能為各類型企業和夢想創業家們提供優質的寫字樓租賃服務。
人生有夢,更加精彩!在創業的路上,租小團將伴你前行!